杨匏安(1896-1931),广东香山县南屏镇北山村(今属珠海市)人。原名锦涛(焘dào),笔名匏安。中共党员。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、代部长,中执委,中共中央委员。太阳社发起人。1931年8月的一天晚上,杨匏安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荒地上,时年35岁。1918年杨匏安在《广东中华新报》发表《诗选自序》和一组旧体诗,消极遁世的悲情心态,跃然纸上。虽然他在回国之初,登家乡后山,见一新坟有感而发,写下直抒人…杨匏安的介绍>> 杨匏安的作品>>
古公鲁(1884~1931年),广东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人。他从小勤奋学习,先后毕业于梅县师范、广东法政专门学堂。清宣统元年(1909),古公鲁赴印尼巴城谋生,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,投身于民主革命。翌年,奉命回广州、花县、肇庆等地进行革命活动,任陆军第五旅第九团三营营长。古公鲁的介绍>> 古公鲁的作品>>
魏嫲(1903~1928),女,广东五华县华阳镇陂坑村出生。魏嫲的介绍>> 魏嫲的作品>>
张剑珍,女,汉族,广东五华县双华镇双华村人。是一名共产党员。1925年,大革命的烈火燃到其家乡。1926年,15岁的张剑珍受到革命者胡国枢(未婚夫之兄)的影响和帮助,向往革命,毅然加入了农会,并担任乡农民协会的宣传员。她一边宣传一边学习文化,进步很快,能说会唱,不但能看懂文件,还能根据文件精神创作革命歌谣。每到一地,她就结合当地斗争情况,自编自唱,出口成章。从八乡来到安流,就唱道:“好久唔曾到安流,来到安流…张剑珍的介绍>> 张剑珍的作品>>
邓中夏(1894—1933),男,汉族,字仲澥,又名邓康,湖南省宜章县人。1915年就学于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。191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习。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。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,任教务长。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,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,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。大革命失败后,参加党的八七会议,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。1928年赴莫斯科,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。1930年回国…邓中夏的介绍>> 邓中夏的作品>>
黄治峰(1891-1934),革命烈士。又名书群。壮族。广西奉议(今田阳)人,广西军官学校毕业。黄治峰的介绍>> 黄治峰的作品>>
何叔衡(1876-1935),男,汉族,湖南省宁乡县人,中共党员。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,清末秀才。无产阶级革命家,新民学会骨干会员,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。1930年回国,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。次年秋赴中央苏区,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、工农检查人民委员、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。“左”倾错误统治中央后,被撤销全部职务。红军主力长征后,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。1935年2月24日…何叔衡的介绍>> 何叔衡的作品>>
刘伯坚(1895年—1935年),四川平昌人,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(四川大学前身)。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;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,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入东方大学学习。应邀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,后来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,并出席了中共六大;到中央苏区后,任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,参与领导宁都起义并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,后任中革军委…刘伯坚的介绍>> 刘伯坚的作品>>
陈松山,革命烈士。1936年前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,关在江西莲花九都坊监狱里,不久被杀害。在狱中坚贞不屈,白匪政治局长给上司报告中说:“共产党员诚属‘铁砧’,用尽重刑亦无济于事”。陈松山同志得知后写下了《革命的“铁砧”》:共产党人意志坚,赴汤蹈火我当先,严刑拷打何足畏,“铁砧”美名万古传。陈松山的介绍>> 陈松山的作品>>
刘振美(1916-1949),男,四川纳溪人,出生在商人兼地主的家庭,革命烈士。刘振美的介绍>> 刘振美的作品>>
幼儿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必会古诗380首已整理文档,如需要及其他付费合作请联系客服
诗人古诗分为先秦,汉,魏晋,南北朝,隋,唐,宋,辽,金,元,明,清,近代,现代,当代,等其他朝代类别类型古诗
建议、问题、合作联系我
微信扫一扫浏览、分享、转发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