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池春雁二首

[] 杜甫


译文赏析 作者简介

自古稻粱多不足,至今鸂鶒乱为群。
且休怅望看春水,更恐归飞隔暮云。

青春欲尽急还乡,紫塞宁论尚有霜。
翅在云天终不远,力微矰缴绝须防。


译文赏析

鹤曰:官池,即城西池。

自古稻粱多不足①,至今鸂鶒乱为群。且休怅望看春水,更恐归飞隔暮云②。

(此诗寓意于春雁也。上二叹其失所,下二惜其未归。看春水,时不能留。隔暮云,远不能达。《杜臆》:首章比逆旅无依,最苦在“乱为群”三字。

①《广绝交论》:“分雁骛之稻粱。”②《诗》:“归飞提提。”

其二

青春易尽急还乡①,紫塞宁论尚有霜②。翅在云天终不远,力微矰缴绝须防③。

(承前章归飞说来。上二归思之急,下二归路之难。终不远,慰之也。绝须防,危之也。《社臆》:下章比欲归无资,最苦在“力微”二字。

①又曰:雁归在初春,若春尽则无霜矣。首句欲尽,当作易尽。孙楚《雁赋》:“背青春而北息。”②【邵注】紫塞在太原府雁门关下,北地寒,故尚有霜。《芜城赋》:“北走紫塞雁门。”萧子范诗:“游雁犯霜飞。”③翅在、力微,各两字另读。母丘俭诗:“飞腾冲云天,奋迅协光熙。”《两都赋》:“抚鸿置,御矰缴。”

作者简介

杜甫 - []
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古诗网

幼儿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必会古诗380首已整理文档,如需要及其他付费合作请联系客服


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古诗,自古稻粱多不足,至今鸂鶒乱为群。且休怅望看春水,更恐归飞隔暮云。青春欲尽急还乡,紫塞宁论尚有霜。翅在云天终不远,力微矰缴绝须防。

客服

2

建议、问题、合作联系我

在这茫茫的网络里,网络让我们相遇
孩子学习古诗六大好处
增强语言表达能力,帮助理解传统文化
锻炼逻辑思维能力,发展孩子的想象力
提高孩子语文成绩,培养孩子良好气质
幼儿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必会古诗380首已整理文档,如需要请联系客服
关 闭